「目的:自動化是為了讓系統具備可靠度」——《SRE實踐與開發平台指南》
工程師們經常為了提高效率、減少人為失誤,因此做了很多的『自動化』。
然而很多時候這些『自動化』不過只是『程序化』,它僅僅只是做到將人為重複執行的操作與步驟,變成可以按著程序自動執行完畢的一隻程式或腳本。
所以『程序化』與真正的『自動化』的差別在哪裡?
不妨思考一下,如何做到 AIOps?或如何做出一個具備 Self-healing 或 Auto-scaling 的系統?
除了需要具備流程管理、事件狀態管理、邏輯判斷、持續反饋機制之外⋯⋯還需要什麼才能實現真正的『自動化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