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程式人員必須理解他們的使用者試圖獲得什麼,並且協同建造捕捉使用者需求的故事。」——《使用者故事對照》
需求從使用者而來,但我們都經歷過,有時使用者無法精準的表達他們到底需要什麼?
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,使用者會說『我想要一隻可以跑得更快的馬』,但其實他真正的需求是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與更短的時間到達目的地。
從使用者需求開始,一直到軟體工程師開始寫下第一行程式碼,這中間會經歷多次的資訊轉譯。
而每一次的轉譯,都可能造成一部分的資訊損失或誤差。
這麼看來,一位完全不參與使用者需求討論的軟體工程師,他到底能了解使用者需求到什麼程度?他交付出來的成果,有多少的準確度可以打中使用者,順利交付價值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