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測試的核心是理解與探索」——《軟體品質全面思維:從產品設計、開發到交付,跨越 DevOps、安全與 AI 的實踐指南》
經常我們一提到要做測試,首先想到的都是實際的測試方法及測試工具;
像是測試金字塔、單元測試、整合測試、自動化測試,甚至還有人會延伸想到 TDD、BDD。
如果近一步追問『為什麼想要做測試?』,往往都是因為不久前發生過軟體品質不良的事件,因此想要做點什麼來提升品質。
當遭遇了軟體品質不良的事件時,它可以是一個好的契機,讓團隊可以順勢爭取資源,引入良好的軟體測試實踐。
但也要注意,千萬不要抱持著一種只是想要事後彌補的心態來補上測試,不然測試恐怕無法真正的融入你的軟體開發生命週期。
因為,測試並不是為了讓我們再也不會遇到 Bug,而是如同今天的金句,測試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我們的軟體,並且探索各種可能的潛在風險。
唯有以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測試,我們才能正確的配置資源,做好測試。
畢竟團隊的能力、可投入的資源、軟體品質及可承受的風險,這些議題彼此互有關聯不是嗎?如何動態的取得平衡,將會是團隊需要面臨的挑戰。